全部 焦点 综合 社会 企业 国内
常州经开区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守住粮食安全底线
2022-04-25 10:31:57 扬子晚报 A | A

“给您推荐几款产品,使用起来都比较方便的。”4月23日下午,在位于常州经开区新中路东侧的横山桥进杰农资经营部内,柜台店员正在向顾客推荐农肥、优质良种,负责人盛进杰则在细致地整理着一袋袋标有“武科粳7375”字样的稻种。

高标准农田即将交付

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今年60岁的盛进杰,经营这家农资经营部已有40年的时间,谈及最初和粮食结缘,盛进杰表示,自己的兴趣是一方面,更多的还是儿时的梦想。“民以食为天。食的是什么?粮食!我们小时候经历过物资匮乏的时期,更能体会到粮食的珍贵。虽然现在种田的人越来越少了,经营部的盈利情况也大不如前,但这些年也积累了不少‘老’客户,我也会继续坚持干下去,一方面是方便他们购买农资,另一方面还能给农户们在水稻除草、病虫防治、穗肥施用方面提供指导帮助,助力科学高效种植。”

“三农”问题关系国计民生,是“国之大者”。没有农业的积累和支持,就不可能有城乡经济循环发展。年来,常州经开区始终将守住底线任务和抓好发展振兴摆在同一高度,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做好农资保供的基础上,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守住粮食安全底线,稳住农业发展基本盘。

翻过前渡桥,一路往南,大片的“荒滩”映入眼帘。这片“荒滩”并非是荒废土地,而是横山桥镇新安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前沿阵地”,现场,几台挖机正在紧张进行着土地整理作业。“别看现在荒草丛生,等高标准农田步入正轨,这里的600余亩地块将成为新安村的‘风水宝地’!”新安村党总支副书记范本东自豪地告诉记者。

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首先就要解决土地流转的问题,让土地重新回归到村集体。作为全镇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样板,今年2月份,新安村推进土地签约工作,村民小组组长刘江华第一时间便签了字。“村委时就对我们的村民很用心,特别是针对18岁以下的青少年儿童和老年人这两类人群,村里每年都会免费购置医保。如今,村里要对农田进行高标准规划建设,对农户们给予顶额流转费补偿,大家纷纷主动签字。”

农民感叹:高标准农田好种又增收

相对于村里的散户们,建设高标准农田的消息更让年已七旬的种粮大户刘银祥热血沸腾。得知消息的“老刘”,兴奋地赶到村支部“讨主意”。“书记,去年村上的水渠、道路做好了,农田大丰收,让我对扩大种植面积更有信心了,今年你看可行?”刘银祥一来便直奔主题。

“今年咱们村马上就要高标准农田改造了,老刘你还包那么多地呀?”

“高标准农田建好了,种植条件肯定会更好!农田变得更大更,农机下大田又快又方便!”刘银祥乐开了花:“种上这样的田,亩产有保障,收成肯定增,必须包!”

作为常州经开区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主战场,横山桥镇高标准农田建设二年内任务数将达到7000亩。为此,横山桥镇生态和农村工作局局长金文华多次来到田间与农户们心贴心交流:“改造后的高标准农田未来将由镇、村统一规划、规范申请,合作经营再转租家庭农场或个人使用;镇政府也会争取更多资源、资金支持,全力以赴办好‘田间事’。”

新安村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正在以日新月异的速度推进,而在与之相距13公里的横林镇狄坂村,成片成块的粮田已经跑在了高标准的前沿。早在2018年,狄坂村的农户们就在村党总支书记吴寿波的带领下,通过农用灌溉设施更新、田间道路硬化等举措,率先开始了高标准农田的探索。

“我们采取的是轮作休耕的耕作模式,目前油菜花期已过,村里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以油菜为绿肥的还田工作,保证在6月初种上水稻。”吴寿波告诉记者,以往,农田对化肥的需求量很大,进行休耕后,每亩地可以减少施用十多斤化肥,增加土地肥力的同时,对于水环境保护也大有裨益。

今年,狄坂村将进一步推进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工程,努力形成“土地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电配套”的农业生产体系,搭配新农村已建田间景观,将300多亩“粮田”打造成高标准“良田”。

“‘十四五’期间,常州经开区将建成总量不低于12000亩的高标准农田,确保稻谷、小麦等主粮种植。”常州经开区农业农村工作局农业服务科科长刘国华介绍,高标准农田建成后,将招引第三方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具备机械化作业能力的种粮大户推进现代化种植模式,届时,全面推行的“机插秧”栽插方式可使亩均粮食产量提升10%以上,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的复杂局面下,保障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无忧”。(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郭靖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