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焦点 综合 社会 企业 国内
南京市检察院召开“让公平正义看得见”主题新闻发布会
2021-06-11 15:12:12 扬子晚报 A | A

办案检察官经过审查,认为犯罪嫌疑人不符合起诉条件,作出的不起诉决定是否公公正,公开听证听取群众意见;公司不服法院判决,提出民事监督申请,公开听证促成双方合解,达到双赢结局……6月10日,南京市检察院召开“让公正义看得见”主题新闻发布会,对外公开发布全市检察机关推进检察公开听证工作情况和4件公开听证典型案件。

据介绍,公开听证即检察机关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律专家、人民监督员等参加评议,通过公开审查的方式办理案件。听证过程中通过对事实、证据、法律适用等的充分阐释,让当事人了解司法机关为什么这么处理案件,既有利于社会和舆论的监督,也让司法结果更容易被公众接受。

年以来,南京市检察机关深入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全面推进公开听证的要求,及时制定《南京市人民检察院民事诉讼监督案件公开听证工作指引(试行)》,规范听证程序和办理流程。在公开听证工作中,共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相关领域专业人士、群众代表1100多人次,充分听取意见,最大限度凝聚共识。仅2020年以来,南京市检察机关就开展听证案件459件,其中公开听证438件,非公开听证21件。全市两级检察院检察长、副检察长主持公开听证83件,占比18.1 %,有效化解信访积案44件。

发布会介绍,南京市检察机关公开听证的案件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拟不起诉案件。2020年以来公开听证的459件案件中,拟不起诉案件就达到247件,占比达到了53.8%。拟不起诉是人民检察院对案件审查后对认定不应追究、不需要追究或者无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嫌疑人所做的一种诉讼处分。召开公开听证会充分听取各方以及听证员意见,最大限度凝聚共识,提升司法的说服力。二是涉民营企业类案件。全市检察机关认真落实《南京市检察机关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意见》,从保就业、保稳定大局出发,办理公开听证涉民企案件27件,最大限度减少因民营企业家被羁押给企业经营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去年疫情期间,鼓楼区检察院对一起民营企业实际控股人涉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专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等,召开了羁押必要公开审查听证会,一致决定对犯罪嫌疑人变更为取保候审强制措施,保障了民营企业复工复产和正常运营。三是未成年人犯罪不捕、不诉案件。这类听证会主要通过引入司法社工参与听证调查,开展听证集中训诫,分析未成年人行为的刑事违法、社会危害,以及对他人、社会、自己及家庭带来的危害,引导未成年人积极认罪悔罪,帮助未成年人不中断学业,主动回归社会。四是环境资源、食品药品安全、文物保护等领域公益诉讼案件。主要是广泛听取行政机关、专业机构、社会公众的意见建议。特别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上,通过听证方式,推动行政机关同违法行为人启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既实现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有效衔接,也为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提供有益尝试。

在公开听证中办案检察官充分运用“枫桥经验”,主动化解矛盾,引导当事人在法律框架内达成和解,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去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共通过公开听证方式,成功和解案件19件,促进司法办案从追求“结案”向“案结事了人和”转变。同时,准确把握司法救助的条件,共办理司法救助听证案68件,体现司法人文关怀。

据悉,南京检察机关将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坚持“能听证尽听证”,将公开听证作为常态化办案机制,自觉接受外部监督。推进听证模式的诉讼化构建,以便更有利于双方陈述、询问、质证和抗辩,从而查清真相,增强听证的说服力。建立检察听证互联网公开制度,在保障案件当事方权利的基础上,公开检察机关办案过程与结果,努力将每一次公开听证办成一堂法治教育课,积极营造良好的法治舆论氛围。(记者 刘浏)

校对苏云